浙江常山:觀念一變天地寬,“徐村CEO”的村莊經營之道
摘要:記者 胡宗仁 報道組 鄭徐麗 通訊員 徐赦君 李津津 第一天,1萬多人次;第二天,1萬多人次;第三天,5000多人次……在常山縣金川街道徐村村。
記者 胡宗仁 報道組 鄭徐麗 通訊員 徐赦君 李津津
第一天,1萬多人次;第二天,1萬多人次;第三天,5000多人次……在常山縣金川街道徐村村,一場以“潑水濕身互動”為主爆點的狂歡,竟然拉動消費1000萬元。而“主烹”這場盛宴的人就是村支書葉繼強。
這位年輕的80后村支書是如何想到辦這場盛宴的?他又是如何治村的?8月24日,記者前往該村尋找答案。
潑水狂歡節(jié),撬動鄉(xiāng)村游
“為了這場盛宴,我們準備了7年。”面對記者的提問,葉繼強快人快語。因為準備充分,這一個月(7月25日到8月25日)的潑水狂歡節(jié)達到了預期效果。潑水狂歡系列活動,不僅人氣爆棚,還帶來家電拍賣、廣告植入、書畫拍賣、美食一條街、兒童樂園、蹦床體驗等一系列經營項目。一場盛宴,共吸引游客10余萬人次,拉動消費1000萬元。
葉繼強介紹,之所以要舉辦潑水狂歡活動,是因為通過7年的治理,徐村村已經打造成風景秀麗的“千里錢江第一村”。如今,徐村村不僅有范沖文化廣場、天然沙灘浴場、紫薇花海等景觀節(jié)點,今年還在環(huán)村綠道沿線種植了80余棵棕櫚樹,打造衢州“小三亞”景觀,在大草坪區(qū)塊新增兒童沙池,荷花塘建設天空之境“網紅”打卡地,古碼頭改建船舶造型休閑區(qū)等。為改變“日間一站游”現狀,全村實施亮化工程,并集中在大草坪和花海區(qū)塊打造以時光隧道、水母燈套組、狀元帽、十二生肖、網紅大熊貓等為主體的燈光秀,將五彩斑斕的現代燈光元素充分融入到徐村自然風光中,形成霓虹閃爍、流光溢彩的新夜景。
時機成熟,葉繼強就果斷引進專業(yè)文旅活動策劃團隊——金華一家公司,量身定制為期一個月的潑水狂歡系列活動。每天除了潑水活動,還有渾水摸魚游戲、篝火晚會等。一個月里,每天有30余名黨員帶頭參與車輛引導、村莊設施維護、安全管理等工作。“我們還雇了10個救生員,緊盯戲水區(qū),確保游客安全。”葉繼強說。
葉繼強相告,這次活動,村里把大草坪、沙灘、古碼頭、停車場等公共區(qū)域進行公開拍租,作為冷飲、燒烤等經營點,一來村集體獲得租金7萬余元,二來村民也增加了收入。許多村民得到實惠,對做好鄉(xiāng)村旅游更有信心了,還引來幾名外地老板打算投資文旅康養(yǎng)項目。
經營村莊,做美麗經濟文章
敢于大膽試水潑水狂歡活動,這與葉繼強的人生經歷相關。
2008年,葉繼強曾經當選村委會主任。干了一屆,他就去經商了。后來,他到云南、廣東等地從事珠寶生意,年收入有200多萬元。
2013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,葉繼強返回村莊,當選為村支書。“要像經營企業(yè)一樣經營村莊。”一上任,他就拋出了一個新穎的治村理念。“徐村CEO”葉繼強告訴記者,村莊就像一個企業(yè),生產的“產品”要想賣得好,首先“企業(yè)”得吸引眼球,有了關注才能談后續(xù)發(fā)展。
2014年,“五水共治”行動席卷浙江大地,葉繼強從中嗅到了商機。他一面組織人手清理河道、清潔村莊,一面在村口205國道旁的顯眼位置掛上了“常山潔美第一村”的招牌。沒過幾天,縣領導乘車路過,看到“常山潔美第一村”的牌子,決定實地考察。在葉繼強的帶領下,村莊面貌煥然一新,給縣領導留下深刻印象。從此,徐村村在當地打出名聲,各種建設項目陸續(xù)上馬。“當時,和村干部商量樹牌子時壓力很大,但壓力也是動力,倒逼我們把工作做好、做細,也為村里贏得發(fā)展機遇。”葉繼強說。
2014年7月,衢州各地“親水游”活動火爆,徐村村是常山分會場所在地,但葉繼強不走尋常路,他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岸上,在河邊建起人工沙灘,推出沙灘排球等娛樂項目,一下就在眾多游泳地中脫穎而出。那年一個夏天,“親水游”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了300多萬元的收益。
之后,葉繼強以經營村莊的理念,繼續(xù)帶領村民做好扮靚村莊、發(fā)展美麗經濟的文章。經過7年的治理,在上級部門扶持下,投資4000余萬元實施大小項目28個,把村莊建設得花園一樣美麗。
打通轉化通道,村強民富
徐村村沿江綠道西側盡頭的轉角區(qū)域,種了幾百畝紫薇花苗。盛夏時節(jié),紅色的紫薇花海燦爛綻放,與藍天白云、綠道外側百畝沿江大草坪互相映襯,展現了徐村不可言喻的美。
“今年,我們的花海面積已經有400畝。”葉繼強說,2018年初,鄉(xiāng)賢葉國富與村集體合作,成立盛葉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,打造一個以紫薇花為主的花海。村集體以土地入股,在公司兜底土地流轉費的基礎上,村集體享有40%的收益權。如今,這片花海除了吸引一批批游客來觀賞外,還是一個大產業(yè)。葉繼強告訴記者,去年紫薇花的苗木、籬笆與花瓶,賣了近400萬元,今年預計更多。
“這一個月里,我的經營收入已經有14萬元。”村民吳小慶在潑水狂歡節(jié)活動期間,拍租到大草坪的經營點,他上交村里1.5萬元租金后,就經營起燒烤、飲料和城堡游樂園等生意。他每天下午2點做好準備工作,要忙到夜里12點才收工。
村莊變美成風景,村民吃起生態(tài)飯。從2013年到現在,村里的農家樂也從1家發(fā)展到7家,為村民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。
5年前,村干部徐有平帶頭開了家“繡溪農莊”農家樂,現在有6個包廂、1個大廳,一次性可接待200多人。“潑水節(jié)期間,村里的農家樂每家游客爆滿。”徐有平相告,多的時候他家一餐接待200多人。村莊變美了,搞些互動的特別活動,不僅人氣旺,還能把美麗變現成錢,確實好。這樣一來,還撬動消費內循環(huán),打造了鄉(xiāng)村振興新業(yè)態(tài)。
而今,家門口的農家樂、園林綠化公司等都是村民就業(yè)的好去處,徐村村也成了省級高質量就業(yè)村,村集體年收入從原來的2萬元飆升為百萬元。
責任編輯:馬新
網友評論